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赵和平,厅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领导,参训人员所属专业剧团负责人等出席典礼。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国荣主持结业典礼。
学员代表裘锦媛所作的学习体会发言和戏剧系主任支涛所作的教学工作总结,让与会领导和观众动容。从她们生动而质朴的阐述中,研修班学习生活的一幕幕被精彩地展现。
“压力、毅力、凝聚力,担心、开心、自信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15天的‘魔鬼式训练’历程。”,一言说出学员们艰辛而又充实的学习心路。
半个月的时间里,研修班特聘请了上海昆剧院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主教昆曲《痴梦》,中国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琪主教京剧《扈家庄》和《小放牛》身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范益松主教《演员创作素质训练》,中国戏曲学院博士王强指导论文写作,舞蹈家金星主讲《肢体语言》。在研修班的课程表上,15天的培训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从上午八点半到晚上九点,除去就餐时间,全被用来上课和练功,“魔鬼式训练”名副其实。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杭州越剧院等全省12个专业院团的精选出的这些优秀青年演员,完成了通常情况下要几个学期才能完成的课程,超强的学习量,常使她们生出一种要被压垮的感觉,有的学员担心学不好而焦急落泪,也有学员会有瞬间情绪的迸发;然而19名学员依然坚守,带着永不服输、磨练自己的信念,坚持学习,刻苦练习,悉心揣摩,收获了她们意料不到的成功。她们笑在了结业典礼上。
研修班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昆曲和京剧在表演上有着严谨规范的程式,对学员们的基础训练起到极大作用,同时也促使学员们对经典戏曲表演程式进行认识和思考。昆曲《痴梦》和京剧《扈家庄》、《小放牛》以及趟马、起霸等基本程式教学相结合,辅以戏剧《演员创作素质训练》及讲座,不仅加强了学员们的表演元素,同时开拓学员们的创作能力,拓展了学员的创作思路。论文写作培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员们总结学习,将学习成果融入实际创作中,强化学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综合素质,从而向“新型创作型”青年戏曲表演人才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
名师们的讲授让学员们受益非浅,名师们的敬业精神让学员们深受感动。年近七旬的刘琪老师动完手术不久就为学员们授课,示范动作利索清脆,其塑造人物的精气神深深感染着学员们,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范益松老师上的演员创作素质训练课,让学员们觉得轻松有趣,吸引了大家,训练时学员们认真投入,以至于在即兴感受音乐的练习中动情而泣;梁谷音老师传授的《痴梦》让学员们更加明白作为一个旦角演员所应具有韵味和艺术创新精神。
对于参加研修班学习,学员们表达出由衷的幸运和感谢,表示将一如既往地钟爱戏曲事业,创造出更多吸引观众的作品,让更多人为戏曲喝彩。
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在结业汇报演出中得到精彩和充分的展示。学员们进行了演员创作素质练习,包括水的练习、动物模仿、双人关系表演、音乐感受练习。动物即兴模仿惟妙惟肖,双人关系表演令人动容,音乐感受练习或抒情或激荡,形象展现各种场景画面。其后进行了京剧起霸、小放牛、趟马练习和昆剧《痴梦》片断表演,呈现给观众的是学员们对于艺术的领悟、创作的激情和对于京昆艺术表演程式的较好把握。
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在研修班开学典礼上对研修班有个定位,是培养浙江省优秀青年表演艺术人才的尖子班,希望是未来的“名人班”。省文化厅还将此班纳入了我省正在实施的优秀舞台表演人才培养“新松计划”。学员们的出色表现使她们无愧于这种期望。
赵和平在结业典礼上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作了讲话。他表示,结业汇报演出让人震动,感受收获和喜讯。对于学员们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在压力下实现舞台艺术新飞跃、对于人生经历的新体验、对于今后努力方向的新认识,表示欣慰。他寄望于学员们继续努力学习,加深友情,精益求精地追求艺术,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舞台上下都树立起新的形象。
上海戏剧学院范益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青年戏剧演员的生存状态不能令人满意,缺少艺术实践和提高艺术素养的机会,浙江举办这样的研修班,对于提高戏剧人才素养、重建戏剧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戏剧人才培养道路,进行软件上的人才贮备,很有意义,功德无量,对于戏剧艺术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