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暨全省青年演员戏曲花旦高研班开学典礼昨日在我院举行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在讲座中寄予希望

来源:. 作者:马向东 发布时间:2006-08-10

8月9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二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暨全省青年演员戏曲花旦高研班开学典礼在浙艺术职业学院举行。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新,厅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赵和平,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国荣,厅相关职能部门艺术处处长周冠均、计财处处长方培新、人事处副处长胡雁,我院党委副书记朱海闵、常务副院长张鸿雁、副院长黄杭娟等出席。开学典礼由赵和平主持。林国荣致欢迎辞。杨建新作首场讲座。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以及全省各地剧团的19名优秀青年花旦演员参加研修。

杨建新在讲座中表示,举办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是浙江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进程中正在实施的“八大文化建设工程”之一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省文化厅正在实施的优秀舞台表演人才的培养计划,是继去年7月举办的首届全省青年表演人才(戏曲小生)高级研修班之后,再一次举办的全省青年表演人才(戏曲花旦)高级研修班。他认为,青年演员们处于建设文化大省的氛围中,整个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文化的认知和共识、向往和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重视文化建设,可谓是恭奉其盛,生逢其时,应该抓住机遇,备加珍惜;好自为之,发奋努力。他对青年演员们提出四个方面的希望。一要胸有抱负,志存高远。不仅仅把演戏当成是职业,而是事业,要成名成家,要形成新一代的名角大腕。他以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来表达对于人才的渴望。二要吃苦耐劳,发奋用功。“一桌二椅”时代体现的是演员的真功夫,现代舞台的舞美灯光掩饰了演员真实功夫的大不如前,刻苦练功的氛围也淡化了,而没有本事台上是站不住的,更难以在竞争社会中立足。他感动于兰香艺术学校学生们的刻苦练功,期望演员们以此为榜样,在全社会惜才、爱才、重视人才的浓烈氛围中,“去吃得苦中苦,方为艺高人”。三要开动脑筋,善于领悟。认为演员的悟性很重要,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例举袁雪芬当年将越剧从山沟沟演到大上海,靠的是勤奋和思考,因而80多岁的她依然充满睿智。优秀演员和导演配合,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同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演是不一样的,在于演员把握艺术规律,把握本子,把握自己。四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老祖宗老传统不能忘,师承很重要,但不能拘泥传统。艺术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艺术最宝贵的品质,任何艺术都是演进发展的,不是从来如此的,创新发展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要求青年演员们将开拓创新确立为一个理念,尤其在人物塑造上要多动脑筋。他最后表达了省文化厅对于研修班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学员们的殷切期望。

当天下午和晚上,著名青年舞蹈家金星莅临学院传授《肢体语言》,主讲《艺术讲座》,教学在轻松愉悦和充满艺术激情的氛围中进行。学员们于金星快语速的对于舞蹈语汇的叙述和优美灵动的舞蹈示范中,感受艺术创作的呼吸和悟性,体会舞蹈与戏曲的融合。

此次戏曲花旦高研班是继20057月举办的首届全省青年表演人才(戏曲小生)高级研修班之后的又一次全省青年表演人才的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性专业知识、较高艺术技能、创作能力适应社会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优秀青年戏曲表演艺术人才为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人才支持。

本次高研班将持续到25日,历时17天。培训将着重进行以提高戏曲形体表演程式技能为主的强化训练,将形体技巧和内在素养结合起来,培养演员的内在气质修养,达到学习程式、运用程式、创新程式的目的,提高戏曲演员全方位综合素质,开拓性地培养拔尖戏曲表演艺术人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琪、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范益松、中国戏曲学院教师王强等将分别主教昆曲片断《痴梦》、京剧片断《扈家庄》、《演员创作素质训练》和《论文写作》等课程,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多侧面的重点教学;期间将安排听取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主讲的讲座,还将赴上海观摩美国百老汇剧目《狮子王》演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