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桃李芬芳喜讯频传

来源:. 作者:肖肖、杨晓浤 发布时间:2006-09-25

 

    中国文化报9月14日讯:今年盛夏,对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而言,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学院的舞蹈、民乐、戏剧等专业全面出击全国和省级重量级艺术赛事,喜讯连连,捷报频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

    8月18,国家级舞蹈权威赛事之一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浙艺职院选手杨剑参赛的舞蹈《寂·空城》和潘克敏的《下雨了》分别夺得B级中国古典舞青年组第一名、第四名,实现了浙江省在这一全国性重要赛事上的首次飞跃,取得了参赛“桃李杯”以来的最好成绩。

    8月20至22日举行的“康鑫杯”浙江省第四届二胡独奏比赛中,来自全省各地的373名艺术院校专业师生及艺术团体专业人员参加比赛。浙艺院附中2004级音乐班的蒋陈竹以一曲《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获得B组金奖,而其他12名同学则包揽了B组项目所有的银奖、铜奖及优秀奖,学院2002级音乐表演班的应仙波同学则获得A组三等奖,创造了学院及附中(浙江艺术学校)在历届民乐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是新世纪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选拔活动,是越剧界力推新人的一次盛举。比赛中,浙艺院戏剧系2004级戏曲表导演班的夏艺奕在新苗组比赛中,以得分第一排名新秀奖榜首。另两名选手在比赛中也都有不俗表现,均获优秀新秀奖。而在今年上半年,该班另一名学生董双飞在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比活动中获新人配角提名奖,成为浙江在本届“白玉兰”中的唯一获奖者。

    以上种种,显示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艺术教学上的雄厚实力。3年前的第七届“桃李杯”上,该院学生殷硕曾获中国舞(少年乙组)表演三等奖。

    面对收获,浙艺职院舞蹈系主任韩磊颇有感触地说,这次比赛充分体现了学院对尖子人才培养全方位的重视,从人才选拔、参赛落实、节目创作等方面都下了苦心。从整体上看,浙江省的舞蹈发展与全国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技术技巧训练和表演激情培养上还是弱项。作为浙江省唯一的表演类高等艺术院校,我们在这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充满信心地要把老艺校的光荣传统和办学精神保持下去,并越做越好,发扬光大。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办学史可追溯至半个世纪前。在50年办学史上,浙艺名师荟萃、巨擘亲授,人才辈出、桃李芬芳,在国内外艺术教育界享有盛誉,曾培养了茅威涛、何赛飞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如今,学院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艺术教学成果显著,成绩突出。师生频频参加全国和省内各项艺术比赛,屡屡获奖。师生排演的音乐剧《五姑娘》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荣获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学生参加全国舞蹈大赛、全国戏曲戏剧大赛和央视模特大赛等赛事,成绩喜人;多位教师获得全国“区永熙音乐教育奖”和浙江省教授“名师奖”等全国及省级奖项;教育教学科研和艺术研究创作同样佳作频出、成绩斐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中副校长沈勇认为,近几年,学院在传统教学上不断追求创新,改进教材大纲,在民乐专业教学上不断追求创新,锐意进取,广邀省内外的民乐专家定期前来为学生授课,同时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此次获奖既是学校在民乐教学上对外的实力展示,也是对教学改革创新的促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何志云指出,学院要提高办学档次,积极提高知名度,就要有国际眼光和国际标杆,要了解最前沿的艺术创作趋势,以本院为基地,发现亮点,早做规划,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