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的约会基础教学部首次推出“谈话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菁/ 摄影:叶明 发布时间:2007-03-16

312下午,基础教学部邀请院长何志云给戏剧系04影视表演预科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以“青春”为主题的以“谈话课”——以谈话为主要形式的讲座。这种授课形式是基础教学部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任课教师不固定,但都是在与学生交流方面的经验丰富者,能够通过“谈话”解决同学们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堂上,何院长以院长、长辈、资深青年工作者和曾经也“青春”过的人等多重身份,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青春期意味着一个人生理、心理、性格的成长,是一个美丽而危险的年代,但又是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何院长在祝贺同学们正经历着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而绚丽的阶段之后,慷慨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指出处理“感性和理性”、“选择与承担”是青春期应该要做好的课题。透过自己的生命历程,他说,人在保留充沛感情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理性,其实理性驾驭感性的过程,是人获得力量,走向成熟和成功的过程;同时又告诫同学们在成人意识萌芽、坚持自我选择的同时,也要做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结合同学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专业特点,院长又谈到了“艺术与时尚”,为同学们分析了“时尚”这一呈悖论的概念,即时尚是社会的晴雨表,跟不上时尚就会脱离社会发展脚步,但时尚又是以标新立异为特点的,所以一旦进入时尚,就注定短命。帮助大家认识到艺术的本质不是时尚,而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而艺术的的价值在于帮助人类战胜生与死,挣脱来自于身体的局限。同时还鼓励同学们多读好书,趁着感受最敏锐,思想最少被束缚的年轻时代尽早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

何院长平易坦诚、青春洋溢而又智慧迸发的言谈深深地折服并唤起了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进行理性思考的渴望,同学们纷纷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比如:当感情受挫时,感性如何受理性制约?与父母、老师怎样沟通?怎样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等等,整个课堂自始至终浸润在一种平等、自由、融洽的气氛之中。

课后,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们都认为这样的课堂授课形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样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维护。基础教学部领导也表示在今后文化课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部门将会不断探索并推出更多体现我院特色、适合我院学生的教学方法,使老师们教得舒心,学生们学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