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铭 发布时间:2007-03-06

 

28,附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在附中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省内各艺术表演团体、教育局、群艺馆、少年宫等单位的15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应邀到会。会议由附中副校长沈勇主持。常务副校长沈恒简单回顾了艺校的发展与历史成绩,介绍了学校目前的状况,并为与会专家颁发附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聘书。

会议就浙江艺术学校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学校教学计划修订、招生升学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周冠均在会议中首先发言。作为艺校第一届越剧班的毕业生,曾在艺校从事过教学工作的一个老艺校人,他抚往今昔,对学校如何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见解。他以详实的数据介绍了省内目前艺术市场的环境、表演场所的现状及发展的态势,提出学校教学计划必须要考虑社会需求,戏剧专业学生的就业不仅要面向国办专业团体,也应面向从事越剧表演职业活动的民营团体。围绕越剧表演专业,他指出,现在学校的教育与社会需求有距离,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不少学生具备的单纯技能及十分钟的应试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走样”,学生的表演欲望减退。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教学进程中要多安排观摩与讲座,特别需要加大实习力度,要面对需求单位,贴近社会,让更多的需求方来了解职业教育。

浙江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陈黎明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出,作为一所承上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培养各类高等院校后备生,而不仅只是艺术专业院校的后备生。她提出,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要培养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三、要培养学生的心理控制、应变能力;四、要增加实习时间,建立实习基地。保持与各县市学校、演出公司、旅游部门以及普通中小学的联系;五、要打造几个精品课程,从人才、物力上全力扶持;六、要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构建学校的精神灵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她表示要加强文化课程的建设,学校要建立与普通高中的联系;要通过开展有目的的社会调查及毕业生调查来进行专业设置。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也可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

研讨会中,专家委员们认真翻阅附中各专业教学计划,各自从熟悉的专业领域结合附中的教育教学进行剖析。浙江省音协主席兼秘书长晓其提出艺术教育要提倡“名师、名科、名校”的“三名”教育。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金奇副教授针对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是“升学”。来自宁波海曙区少年宫的翁光明主任指出艺术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实习能力培养,结合社区文化活动进行实习锻炼。浙江理工大学许柳莺针对模特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会专家委员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建议,为附中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效修订、促进学校办学与社会人才市场与生源市场的密切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