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 教学育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永炜 发布时间:2007-06-07

 

525下午,浙江音乐厅内民族器乐专业B组比赛正在进行,气氛紧张热烈。来自湖州市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参赛节目各显身手,笛子声、古筝声、扬琴声……声声入耳、优扬动听。当我院音乐系王慧芳老师指导的扬琴齐奏《黄河颂》演奏完毕,评委亮出最高分(9.8分),该节目获得了专业B组第一名和重奏、协奏类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学生们在欢笑雀跃,而王慧芳老师的眼眶湿润了……

当扬琴齐奏《黄河颂》入选决赛节目,音乐系主任黄明智予以关怀、重视 。录音制作期间,请来了陕西国交乐团的张进军精心指导。《黄河颂》采用了十架扬琴齐奏的形式,10个学生人数多,而年级、水平层次不等,要训练音乐进出整齐划一,合成是重要的环节。王慧芳老师一遍又一遍悉心指导,一个一个地耐心辅导。无论是连排、彩排、比赛、服装、伴奏,舞台上的一抬头、一举手甚至队员间的相互交流,任何细节她都一一落实到位。排练过程中,处处洒下了王慧芳老师辛勤的汗水。

本次比赛任务重、时间紧,同时又不能耽误别的课程,学生们的排练都是利用中午、晚饭前或双休日时间加工提高的。每次来回搬琴、校音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特别是评估期间,有时同学们会说:“老师,我们很累了。”可王慧芳老师总是以身作则,早早地进入排练厅,主动校音、搬琴,给学生“打气”、加油,鼓劲她们努力!再努力!

在这次比赛中,王慧芳老师指导的附中汪宇炜同学也获得专业B组第一名的优秀成绩。男孩子不够用功贪玩,王慧芳老师觉得他是一块非常好的扬琴苗子,领悟力比较强,对乐曲处理有一定的表现能力。为教好这样的学生,王慧芳老师首先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照顾他。每次专业课第一句问的准是早饭有没有吃?身体是最要紧的。如果没吃,王慧芳老师给他买点心,再开始上课。专业上总以鼓励、表扬为主,渐渐地,师生之间接近了距离,通过三年的专业教学,汪宇炜同学的扬琴演奏技术进步飞快。首先是提高了自信心,其次是增加了舞台实践能力,克服了僵硬的演奏方法,提高了快速半音阶的干净度,对乐曲理解有了更深层的把握。为了让男孩在舞台上更亮、更彩,老师在短短的一天内给他去丝绸市场买面料,找师傅做演出服。经过美美的包装,一个漂亮、大方、演奏成功的汪宇炜展现在评委老师的面前。

尹薇同学05直升大专段学生。通过五年的专业教学,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在扬琴同行中是学姐。每次排练、演出或低年级同学考试,见得最多的是她在帮着校音、搬琴,为参加这次民乐比赛,王慧芳老师要求尹薇同学留在音乐系器乐教研室实习,然后放弃休息时间为她上专业课。

为人师表、专心教学、教书育人,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提高浙江的扬琴演奏水平,王慧芳老师她尽到了一名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