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进司长从西湖船工讲述“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的故事,引出了“文化自觉”这个话题。“文化自觉”最早是由著名社会学
韩司长为在座听众解读了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部分。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共有四次,其中,有两次比较有转折意义。第一次出现以1950年代《林则徐》《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等一批优秀电影作品的出现为标志。1979年前后,人们的创作积极性像火山一样爆发,出现了“星星美展”、《班主任》和《有一个青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韩司长认为,文化繁荣应以总量、结构、体制和作品(人才)作指标进行衡量。
提到“国家文化软实力”时,韩永进举例说,我国的艺术精品杂技《天鹅湖》在国外演出一场是4万多美元,而柏林爱乐乐团是一口价即达10万欧元。另外,许多外来文化产品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其本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烙印,比如《巴顿将军》《拯救大兵瑞恩》《大长今》,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
讲座中,韩司长还就“和谐文化”、“人民文化权益论”、“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等内容引用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进行阐释。对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文化产业的界定、分类、发展趋势等,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他特别强调,十七大报告是从无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观点,字字千金。
讲座后,韩永进司长回答了听众提问,精辟的解答赢得在座听众的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