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苦练 十指夺声

来源:院学生记者团 作者:学生记者 发布时间:2007-11-23

11月21日晚,我院音乐系吴晓舟、郑芳姝同学琵琶重奏毕业音乐会在音乐厅举行,党委书记林国荣等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莅临现场,吴晓舟与郑芳姝同学的家长和亲朋好友也应邀参加。

吴晓舟和郑芳姝于2003年考入我院五年一贯制民乐班,师从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江南丝竹社副社长、学院专业教师陆曙鸣,主修琵琶专业。在校数年,她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绩。在校期间,吴晓舟同学每学年均获得校一等奖学金,2005年随浙江青年民族艺术团出访日本交流演出,2007年获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音乐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郑芳姝在2006/2007学年获院社会工作奖和突出贡献奖学金,2005年获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琵琶基本功二等奖,同年获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音乐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

五年苦练,十指夺声。当晚,吴晓舟、郑芳姝两位同学吴晓舟、郑芳姝以娴熟的指法演绎了一曲曲优秀的琵琶作品,向观众展示了琵琶的独特魅力,再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她们在音乐会上共演奏了九曲器乐作品,有《龙船》、《春江花月夜》、《非洲舞曲》、《赶花会》等。时而欢快、时而缓慢、时而激昂的琵琶声将端午时节人声鼎沸、龙舟竞技欢快愉悦的节日氛围和非洲地区热情奔放、激情洋溢的生活气息等场景在观众面前一一呈现。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春江花月夜》和《草原小姐妹》两首乐曲。“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些诗句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而吴、郑两位同学也通过琵琶这一乐器展现了她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琵琶曲《春江花月夜》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乐和同学们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全曲就像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草原小姐妹》则为观众们展现了另一幅充满英雄气概的画面。琵琶曲《草原小姐妹》取材于蒙族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保护羊群与暴风雪斗争的英雄事迹,在琴声中,观众们感受到了这对小姐妹的勇敢与坚强。琵琶齐奏《龙船》表现了端午节赛龙舟、人声鼎沸、鼓乐四起的热闹气氛;琵琶独奏《彝族舞曲》旋律优美、跌宕起伏……音乐厅内一次次响起的热烈掌声,是观众对吴晓舟、郑芳姝两位同学专业技艺的高度评价和认同。

音乐会结束后,党委书记林国荣发表讲话,对两位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他表示,五年刻苦学习是为了一个目的——追求艺术。在这场演奏会上,两位同学通过琴声表达了她们的内心感受。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在音乐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有一颗坚持的心,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音乐系主任黄明智寄语两位同学,希望她们今后演奏中在对乐曲的蕴涵、风格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希望她们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