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让生命如此精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韩 发布时间:2007-11-20

2007“蓝天学院杯”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专业)比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参赛队荣获评委会大奖和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载誉而归。

其中,由包峥剡老师创作的群舞《足》荣获评委会大奖,由郭江锋老师创作的群舞《红柳》荣获一等奖。由褚琳和张星老师指导、吴嘉雯同学表演的节目《如梦年华》,金时盛老师指导、邹昊伦同学表演的节目《行者》和林亮老师指导、费翔同学表演的节目《那场雪》均获得舞蹈表演二等奖。

2007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专业)比赛是继上世纪80年代举办华东六省舞蹈大赛后,历经20年时间再次迎来的又一场重要的区域性舞蹈盛事。相比20年前的华东六省舞蹈大赛,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专业)比赛的参赛人员全部来自各地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大赛参赛节目分单人、双人、三人舞及群舞等,设立了“评委会大奖”和创作表演奖等奖项。决赛历时3天,共有来自华东六省一市21所高校的540余名选手参演55个节目。

我院获得评委会大奖的群舞《足》运用了现代舞的元素,利用舞蹈演员躺地后突出的脚下动作变化,围绕奔跑的动作展开,抽象地展示了现代大学生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舞蹈中最为突出的是当所有人都倒下时,有一个演员奋发站起跑动,表现出现代大学生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勇敢超越。《足》的创作者、舞蹈系专业教师包峥剡表示,这个舞蹈的构思来自于来源于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的起步都要从自己的脚下开始。舞蹈表现的创意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地走好,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需要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仅需要理想还需要行动。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包峥剡曾多次在省内以及全国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他曾为在“桃李杯”舞蹈大赛上荣获B级青年男子组一等奖的杨剑同学创作和指导了独舞《计·空城》,并因此获园丁奖。在第二届中国舞蹈节上,该教师还获得“编导十佳”、“荷花之星”称号。

这次,表演群舞《足》的班级为我院2002级舞蹈直升班,该班的多位同学于今年十月份刚刚结束的浙江省青年演员舞蹈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由于群舞《足》在本学期才开始创作和排练,学生首次接触现代舞,期间又要参加浙江省舞蹈比赛,因此训练任务重、时间紧。许多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发生脚下开裂、趾甲盖掀翻等情况,但是他们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复赛时,一位男生做技巧时脚踝严重受伤,但他忍痛坚持直至节目结束。这一精神鼓舞了全体同学,当晚,大家在缺少一名同学的情况下连夜修改排练,并在第二天的决赛中发挥出色,为学院捧回了此次舞蹈比赛的最高奖——评委会大奖。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舞蹈作品《红柳》表现了生长在祖国西北荒漠的一种植物——红柳。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它仍以坚强的意志深深扎根沙漠,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在盐碱荒漠上擎起了火红的信念与希望。舞蹈《红柳》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气势、强烈的内涵气质以及独具风格的个性表现征服了大赛的评委组,从而使其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得以胜出。对于该作品的创作者——附中(浙江艺术学校)综艺科专业教师郭江锋来说,这是对他从事舞蹈表演、教学和创作22年呕心沥血付出的再次肯定。郭江锋老师固守教学与创作结合,创作颇丰,2005年他创作的群舞《奋进》获得浙江省音舞节大奖。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表现出振奋人心的内涵,用舞蹈来反映不屈的精神与意志。谈到《红柳》的创作,郭江锋表示,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也是平时教学的积累。因为面对的是一批群文专业学生,身体条件相对弱,课时又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加倍地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和训练基本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高强度的排练,这不仅是对群文专业学生的一次考验,也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挑战。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他在承担较多课时外还身兼三个班的班主任,一边教学、一边创作、一边还要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工作繁忙可想而之。可是谈到舞蹈,人近中年但依旧帅气的郭老师总是异常兴奋,因舞蹈使他的生命变得如此丰富而多彩。

表演舞蹈《红柳》的是附中综艺科2005、2006级群文班的同学们。05群文班是附中综艺科在“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下,实施的第一个教学改革试点班。该班实施的“平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让学生通过第一学年宽基础的综合专业学习来最终实现一专多能的中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她们的身体基本条件与素质较弱,可就是这些才中专一、二年级初学舞蹈的学生硬是和训练多年的大专院校学生同台竞技,在55个参赛节目中表现出色,令人刮目相看。当大赛的评委知道获奖者是年龄最小、训练时间最短的参赛选手时都不由大加赞赏。大赛评委、院领导李人麟表示:舞蹈《红柳》内涵深刻,是教学与创作结合的一个良好体现。通过创作与教学的结合,进一步推动教学;而专业教学的改革证明了非舞蹈专业学生通过努力也是能在舞蹈专业大赛中取得成绩的。舞蹈《红柳》作为附中保留的教学剧目,将在教学、比赛中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真正打造出有学院特色的舞蹈精品。在赛后的颁奖典礼上,《红柳》再次应邀进行展演,这是对作品《红柳》创作与表演的再次鼓励与肯定。此次参赛既让学生收获了珍贵的学习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也是对附中综合艺术专业实施“平台教学”的一次成果检验。

对于此次参赛“蓝天学院杯”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专业)比赛,我院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早在上学期,张鸿雁、李人麟等院领导就多次到附中和舞蹈系审看节目,提出建议。学院还邀请省内专家来院审看节目,并根据专家们意见进行修改提高。良好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浙江省舞蹈家协会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教育在一线的专业教师的辛勤努力。通过这次比赛,不但使我院和附中的舞蹈教学实践得到一次洗礼,更促使我们在新时期的舞蹈发展中找准方向,为进一步提高舞蹈教育水平、增强舞蹈创作队伍建设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