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西安采风记”暨文物鉴定与修复(五年一贯制)班毕业作品汇报展在体育馆举行。
这次展览分陶艺、文物修复与收藏标本、摄影、绘画、多媒体设计等五大类,汇集了该班同学各门课程的优秀作业及作品近千件。展品的数量多、种类多、形式多,而且其中不乏佳作和精品。现场,记者看到有粉彩鸳鸯戏水六角盘、龙泉窑碗等文物标本,有同学们烧制的陶制的盘、碗、杯、瓮、碟等器皿,修复的陶器、陶俑,有油画、水彩等绘画作品和同学们2007年赴西安采风途中的摄影作品,有多媒体设计,还有他们设计和制作的项链、手串以及书签、信笺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文物鉴定与修复”是我院在2002年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的课程涉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等五大类课程共计25门,注重对学生多方面多种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审美造型能力、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一定的文物鉴定、修复、保护能力,能胜任于博物馆、拍卖行等相关单位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据文管系主任陈子达介绍,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开设以来,文管系加大了对该专业学生平面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的培养,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培养其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将对他们的职业形成较大的帮助,也为同学们今后的自主择业、自谋创新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近年来,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把我国高等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考验关口,就业难已普遍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规格多样化需求;如何扩大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开设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等都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来抓。该专业的开设正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对全新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此次的汇报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据悉,在前不久举行的省高职高专学生招聘会上,该专业的学生向博物馆、艺术馆、艺术培训学校、拍卖行、广告设计公司等多家不同性质的单位投递了简历,当场就有不少同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业形势乐观。
“西安采风记”暨文物鉴定与修复(五年一贯制)班毕业作品汇报展为期9天,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