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条腿” 林为林落户浙艺职院

来源:戏剧系 作者:章新强 发布时间:2008-03-25

21岁时就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享有“江南一条腿”美誉的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3月24日下午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从院长何志云手中接过一块聘任匾额,正式成为浙艺职院客座教授。学院戏剧系与附中百多位师生见证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国荣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和对这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简要的介绍拉开了在浙艺图信中心报告厅举办的这次聘任仪式暨专题讲座的序幕。

在随后举行的题为《“修德”与“学艺”》的专题讲座中,这位已走过三十多年艺术道路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回忆自己从少小学艺到现在小有成绩,既离不开自身勤奋,更与学艺期间张正堃等一批名师兼严师的谆谆教导和悉心帮助分不开。在多次赴香港、台湾等地作访问演出期间,林为林深深地感受到讲究“忠、孝、礼、仪”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与深远影响。因此,他一开始就通过学艺与各位老师接触而感受的点点滴滴,动情地诉说“尊师”、“刻苦”在每位同学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9岁开始学艺,14岁入昆剧团,21岁即摘取中国戏剧的最高奖项——梅花奖,一直到去年荣膺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这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有付出,也有收获,林为林总结成短短的几个关键字,那就是“学”—“练”—“思”—“悟”—“化”,直到“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说: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艺术链,承前启后,不可分割。

为使讲座更加形象生动,林为林带来了他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1986年继承阶段时期的《界牌关》、1996年创作时期的《试马》以及创新时期的《公孙子都》的视频。播放过程中,他不仅深入浅出地进行戏曲程式和术语的相关讲解,还在现场亲自作示范。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对中国戏曲的热爱,对昆曲艺术的钟情。现场同学不时为舞台上他那恢弘的气度、英武的扮相、精湛的武功(尤其是那硬桥硬马和名副其实的“江南一条腿”)而掀起一阵又一阵叫好声和热烈的鼓掌声。

林为林说,这三个角色虽然从外在的戏曲装扮看仿佛类似,但从继承传统时期的《界牌关》中的罗通到《公孙子都》中的主人公子都,自己的表演也经历了一个从苦练基本功的入门阶段到真正塑造人物、体验心理世界的成熟阶段的过程。

为使同学们体会更深,他着重介绍了最新入选文化部“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位列“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公孙子都》。林为林通过对视频片断的引领赏析,详细介绍了《公孙子都》的故事情节、创作因由及几易其稿的不凡经过,这出戏从1998年初创到现在磨成精品,整整十年,在情节编排上一改按部就班的传统手法,独辟蹊径,着意刻画了子都暗箭伤人以后的惶恐不安,最终精神崩溃而死的艰难心理历程。通过对子都负疚心理的层层剖解和拷问,将其演绎成一部独特的心理剧。

在排演这出戏的十年期间,林为林曾经伤筋动骨受伤过两次,但对此他却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地一言带过。回顾自己的这段创作体会,林为林风趣地用一句顺口溜式的戏曲行话:“看看本儿,认认门儿,找找心理劲儿,安点玩艺儿”,说明真正塑造人物形象必须得形神兼备的道理。

最后他勉励大家:学艺、学戏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努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在座师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艺术家“梅开二度”的来之不易以及发自内心的真实体会。大家以热烈掌声感谢这位德艺双馨的“二度梅”获得者两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