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职院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姻 “小百花”越剧表演班即将诞生

来源:宣教处 作者:马向东 发布时间:2008-04-15

 

 这是一场引起新闻界广泛关注的关于越剧招生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中国剧协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志云教授。发布会的主题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手开设“小百花”越剧表演班。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赵和平出席发布会并讲话祝贺。省内十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还有不少越剧考生家长、越剧观众和越迷组织成员闻迅赶来参加。

 发布会的地点是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剧场,时间是4月14日下午。开端即是一场“小百花”新生代演员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学生的表演秀,现代舞、扇子舞、身段舞、水袖功等表演一一展现,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引得摄影摄像记者满场跑个不亦乐乎。这使得通常以语言传递信息的发布会从一开始就显出精彩、灵动和活泼来。

 “事情看来并不大,为什么要兴师动众惊动新闻界朋友?在我看来,是缘于一段姻缘,两个优势,三重意义。”何志云首先作开场白。

 在他的关于“一段姻缘”的阐述中,时光倒流到20多年前的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正是脱胎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浙江艺术学校开设的“小百花”集训班,这种姻缘在“小百花”越剧团和学校以后的发展中,一直延续着。“两个优势”,一是“小百花”的优势,二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表演教育教学的优势。以茅威涛为代表的越剧新锐推动着“小百花”20多年的改革创新历史,使越剧创作、表演乃至各个方面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天地。越剧因此具有了现代戏曲的形态,被赋予了现代文化的艺术品格。“小百花”越剧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属于越剧,更属于中国所有地方戏曲,成为中国地方戏曲现代性追求和文化性提升的示范,甚至可以给其他表演艺术以借鉴和启迪。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优势在于有着50多年越剧表演教育教学的传统积淀;升格后越剧表演教育教学有了高等性建设;学院顺应越剧变化和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上改革创新,不懈努力,剧目带动教学,创作与教学融合,导演制介入教学等,与“小百花”越剧团互动,聘任茅威涛为特聘教授,为“小百花”输送越剧人才。三重意义则表现在:一是“小百花”20多年越剧表演改革创新的深厚积淀将成为学院越剧表演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巨大营养和推动力;二是“小百花”从被动地接收教育成果,到主动介入教育教学,按照剧团的要求参与教育,由此“小百花”的越剧改革创新阵地也得到延伸,向纵深开掘,延伸到教育教学;三是可以克服高等教育的体制性弊端,如行政化管理、象牙塔式教育教学、学院派腐蚀等所导致的与活的社会、活的艺术实践、活的人民大众的需求相隔绝的状态有望打破。三重意义归结起来是一个方向,即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相互融合,在改革创新之路上比翼双飞,达成真正的互动、双赢。

 何志云的阐述精要深刻,立意高远,历史和未来如同壮美画卷般在人们眼前展现。艺术实践应该往前延伸,艺术教育不能关在象牙塔,艺术实践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营养。何志云的讲话突现出一个名团与艺术院校合作的意义。这已成为当下高校与社会融合的一在趋势。他还就合作的模式框架、人才培养目标、招生、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建设和演出实践等作了说明。

 如果说何志云所作的讲话是一次理性色彩颇浓的合作宣言的话,接下来茅威涛的讲话则如同和记者们、家长们的轻松的聊天。

 “今天这个发布会怎么开,我一直在琢磨,突然想到我应该来吆喝两声。来呀,瞧一瞧,看一看,这里真的挺好。”茅威涛用最通俗最流行的一句话作了她的开场白。现场掌声笑声一片。

 茅威涛坦言自己是为“小百花”越剧表演班吆喝来的。她希望通过吆喝传递一种信息。文化储备是一种文化安全,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储备,才是安全的,越剧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储备。她认为越剧这个职业是有吸引力的,是充满魅力、充满创造、充满梦想的。她动情地回忆当年在桐乡越剧团当小演员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有一天可以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唱越剧。现在扶今思昔,深味到越剧表演艺术在她成长中的作用,和她对于越剧的这份感情。她同时也认为越剧这个职业是充满难度,充满挑战,甚至是充满冒险的,传统艺术如何在当下生存和开拓是一个重大课题。她表示,“小百花”越剧表演班的开设是传统艺术与高等学府地结合,是受到北京人艺与中戏合办“人艺班”的启发,整合剧团和学校的优势,培养出能够适应进而传承小百花艺术风格的表演人才。教学模式借鉴在京剧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富连成戏班”的师徒训练法,一个老师带几个学徒,“口传身授”,如同博导带学生。她认为这是与高校一起探求传统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在创造精英文化。

与以往视越剧发展为己命而颇多艰辛担当之言不同的是,这一次茅威涛语言诙谐幽默,常有调侃之言。说完对于越剧的体会和思考,她又说起学越剧的好处。她说“小百花”演员怎么说也算得上是都市中的“白领”,收入不低,时间有弹性,还可以经常“公费旅游”;说自己女儿如果有兴趣的话,只有具备条件,她也会支持女儿演越剧。会场里始终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气氛,茅威涛在言语间似乎给予人们这样一种信息,学越剧会是一件快乐的、有益的、挺好的事。她也极其低调甚至可以说是“消极”地表示,并不指望通过这么一次发布会使考生就来报考越剧;哪怕出于谋一份不错的职业,来报考也是好的。颇有随遇而安之感。面向媒体、观众和学生家长,一味地强调越剧肩负的使命和重任,似乎过于沉重了。面对越剧新人,茅威涛要做的首先就是要不经意间吸引她们。这是茅威涛关于越剧发展理念的一个新主张吗?

 据悉,行将招生的“小百花”越剧表演班为五年一贯制(3年中专、2年大专),实行的是“精英式教育”。2008年秋季开学,主要面向15岁至18岁之间的初中毕业生招生,今年招收25名女生。430日前可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报名。

 教学方式将借鉴著名的京剧戏班“富连成”戏班实施的师徒训练法,使戏曲的古典培训方式与当代艺术教学有机结合,强调“口授心传”在班中的主导性,茅威涛、陈辉玲、董柯梯等“小百花”原生代演员将亲自为学生们授课,国内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和人文学者也将前往讲学。

 学生一经录取,可享受多项奖学金,其中包括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越剧表演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发放覆盖面达80%。二年级后,将根据需要安排优秀学员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实习演出,毕业后综合表现突出者将被该团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