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云宣读《2008年度院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实施办法》后,各项目成果负责人对教学成果的方案总结、创新点、推广应用价值三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教工委委员的提问。经过审议和无记名投票,支涛负责的《“新松计划”戏曲表演尖子人才精英化培养模式》、那刚负责的《创造型教学,市场化实践——影视表演专业“零距离”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沈勇负责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越剧“三段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等三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副院长黄杭娟通报院级精品课程初审情况后,各教工委委员对2008年第二轮申报的院级精品课程进行了立项的审议,并进行了无记名投票。王慧芳负责的《扬琴》、陆曙鸣负责的《琵琶》、韩磊负责的《舞蹈基本功》、陈志明负责的《舞台美术综合实践》、张旭负责的《文化市场学》、胡卓群负责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郭华萍负责的《大学英语》等7个项目通过立项。
会议还对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教材的项目进行了审议和投票,史昕等负责的《越剧剧目》等5门精品课程、黄明智等负责的《高职视唱练耳教材》等6部省级重点教材获得推荐。
会后,何志云院长作重要讲话。他提出:教研项目规模与质量要并重,以规模的拓展促进教科研质量的提升,以重点教科研项目的质量提升来带动规模上扬;教工委会议要务实与务虚结合,适当召开几次务虚会议,探讨一些重大问题;教工委成员是骨干中的骨干,既是教育教学的骨干,也是教科研的骨干,这支队伍的强大是高职教育进步的标志;要把教研立项工作作为一个建设过程来看待,教工委成员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