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帐篷生活——浙艺职院教师郑慧《援川札记》之三

来源:学生处 作者:郑慧 发布时间:2008-06-19

我们心理援助小分队设在青川的营地帐篷搭建在山边一块田埂地里。听先到的志愿者介绍这里东临火葬场,不时会传来鞭炮声;西临屠宰场,每天早上四点就能听到杀猪叫;北临一座小山坡,目前看还没有开裂的迹象。给我们搭帐篷是来自南充军分区的部队战士,他们熟练的搭建技术和速度让我们佩服不已。我们一个小分队按需分到了两顶帐篷。每顶帐篷不足20平米,里面放了宽约半米的担架床后,人就只能侧着身体走了。帐篷顶实在太低,每个人进出都要猫着腰,特别是开会的时候,坐在床上也直不起腰。

当地教育局的同志考虑到我们经常需要开会总结和督导,就特意我们在两个帐篷之间架一个简易凉篷,这就成了我们奢侈的办公室。615是“父亲节”,我们四个女队员一大早就到营地旁的山脚下,采来一束带露水的野花,放进空矿泉水瓶,作为礼物送给男队友们。顿时,简陋的营地里充满了生气。

我们这里的洗漱区其实就是一根拖在泥地上的水管接的一个水笼头,接口处喷着急速的水,洗漱时经常是溅得鞋子和裤管全是水。水管旁边就是一栋三层楼的危房,屋顶还有一些零零落落的瓦片。刚来不久的一天清晨,忽遇一次5级以上余震,当时正好三位老师在水管边洗漱,幸好三人反应迅速,敏捷地朝三个方向分头逃离,在他们身后就留下了一堆瓦砾。几天后我们就对余震习以为常了,相信一个月下来,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地震报级员”了。在洗漱区傍边就是我们近百号人共用的厕所,它是猪圈边的一个简易房,虽然里面撒了很多消毒药剂,但依然难掩其臭,厕所墙体已被震得四处开裂,每每进去总会提心吊胆。

青川是广元的重灾区,这里的物资极其匮乏。广元外国语学校老师在我们来之前就曾说过:“广元是吃着喝着等地震,青川是震着摇着等吃的”,所以我们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好在过了不到一个星期,随着交通的日益通畅,我们也渐渐地能吃上蔬菜了。通常我们早晚吃的是就着榨菜吃绿豆稀饭,中午最好的时候有两个麻辣菜,盛在脸盆里,主食是粥加淡包。一般我们白天都是顶着烈日下乡走访,中午吃的都是带来的干粮,所以一般只能享受早晚的稀饭了。

每天晚上当我们回到住地,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里虽然白天温度比较高,紫外线强烈,但一到晚上冷嗖嗖的寒气与白天的炎热就形成了鲜明的温差。和着蟋蟀、青蛙和各种不知名的虫子的鸣叫,基本上能睡个好觉。

帐篷区的生态特别好,常有各种动物光临。入夜时分,帐篷周围,青蛙呱呱、小虫吱吱,还时常有猫狗等不请自来。一天听说隔壁帐篷里打死了一条蛇,着实让我们这些女队员紧张了好几天。好在只闻其名,未见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