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院党委书记林国荣发表讲话。他说,这次的大学生艺术节,是在陶冶同学们的艺术情操,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同时,提升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意识,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抗震救灾”和“喜迎奥运”的今天,尤其显得意义非凡。与艺术融合,去感受人类创造美的澎湃激情,去聆听文明前进的旷世回声,让同学们从中汲取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力量。”
随后,戏剧系副主任那钢和青年教师赵欣然朗诵的诗歌《默哀》拉开了比赛序幕,用诗歌表达他们对灾区的一份关爱和哀思。此次比赛共有八支合唱队参加,每支参赛队伍共选唱两首歌曲。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性,其中音乐系合唱队和教工合唱队不参与声乐比赛的评奖。无疑,合唱比赛是齐聚人心的。
当天的合唱舞台是辉煌的,但也不要忘记它的背后还有这样的一个集体,来自音乐系的15名同学,他们都是各个班的佼佼者,除附中以外,他们每三个人一组到各个系分别担任指挥、钢琴伴奏以及艺术指导。帮助他们提升音乐水平,让同学们以更优雅自信的姿态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同时他们的表现也得到了各个系高度的肯定。无悔的付出、严谨的教学,特别贡献奖的光环是音乐系当之无愧的殊荣。
经过评选,附中代表队终于摘得桂冠。他们所选唱的《圣殿之歌》原名《避难所》是诞生于非洲难民营的民歌,是饱受战火与饥饿的非洲人民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他们希望歌声能够传递到遥远的汶川,用这首歌来祝福汶川的同胞幸福平安。音乐系代表队在合唱《爱我中华》时,几个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们别出心裁地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华夏儿女,面对挑战要同呼吸、共命运。当教工组的100多名老师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掌声,同学们也一遍遍呼喊着老师们的名字,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双手跟着音乐打响节拍,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无限真挚的热爱与尊敬。
据了解,我院师生为了本次合唱比赛,放弃了午休和课余时间,纷纷投入到赛前的排练中,大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展示大学生们的魅力和风采,同时也想以歌声来为灾区的人民加油,祝他们早日重建家园。负责指挥戏剧系代表队的占瑜姝同学来自音乐系2007级声乐直升班,她说:“第一次当指挥很激动,《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是后期换上去的,虽然排练时间也比较紧,但他们学歌非常努力。我们之所以换这歌是希望汶川人民能够继续努力坚强地走下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全世界的人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
《同一首歌》、《爱我中华》、《青春的旋律》等一首首好听的歌曲、一支支动人的旋律,是同学们对舞台的热爱、对祖国的挚爱以及对汶川人民的牵念和关怀。表演类专业的同学们表现出色,非表演类专业的同学们的演唱同样精彩。据了解,文管系合唱队的同学们都是自愿报名积极踊跃参加的。他们说,能够为汶川同胞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能够用歌声表达对他们的支持,这非常有意义。
院学生处副处长郑圆全告诉记者:“将合唱比赛作为文化节的开幕式,不仅因为它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同时也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合唱比赛的地址设在实验剧场,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而且采用合唱这样的形式,也较容易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迎奥运”为契机,“与祖国共奋进,与浙江共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是我院常规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传统。今年是我院举办的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2008艺术展演活动,以“我与艺院共奋进”为主题、以“放飞青春,弘扬艺德,同心协力,喜迎奥运”为活动宗旨。从5月15日持续到6月13日,分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等五大板块,期间将进行主题征文比赛、趣味运动会暨首届校园吉尼斯、篮球比赛等10多项形式各异的活动。
青春是激情、是希望、是拼搏、更是奉献。我们艺院学子将会用火红的青春谱写辉煌的诗篇,用经典的旋律赞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成就,用优美的舞姿期盼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更用美好的歌声祝福汶川人民幸福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