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清于老凤声,越苑学子竞争鸣。由浙江省戏剧家协会、浙江电视台卫视频道和绍兴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雏凤争鸣”——浙江省越剧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从初赛到决赛,历时两个多月,于6月29日在绍兴广播电视总台顺利降下了帷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2005戏曲表演(越剧)五年一贯制班和附中2006戏曲表演(越剧)五年一贯制班、2007戏曲表演(越剧)五年一贯制班联合选送参加复、决赛的20名选手中,施婷婷、陈丽雅、王静3名选手荣获金奖,沈霞琦、姚伶俐、吴梦婕、蒋琳珂、杨梦芸、谢余平6名选手获得银奖,陶昱羽、杨红楠、杨韵、朱柯媛、王炜佳、潘凯成6名选手获铜奖,施婷婷、王静荣获“希望之星”称号,沈霞琦、张亚洲获得“拼搏奖”。
一
“雏凤争鸣”——浙江省越剧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一改以往的同类比赛将视角投注于各专业院团的做法,特别规定参赛选手必须为艺校越剧专业一至三年级学员,藉此推介和宣传越剧艺校和新人新秀,并以戏曲电视综艺化的理念、社会参与和市场化操作的方式进行运作,为越剧艺术的发展起到催进作用。
于2008年4月上旬启动的本次比赛吸引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中、绍兴艺术学校、嵊州越剧艺校、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和嵊州文艺学校等专业艺校100多名学员报名参赛,可谓是继2006年“越女争锋”之后对越剧人才储备力量的又一次摸底考试。此次活动是新世纪以来首次举办的浙江省艺校学员电视选拔活动,是浙江越剧界联合推新人、并号召社会各界都来关心越剧新苗成长的一次盛举。
本次比赛,各校都以最强的师资配备、优秀的学员阵容、精良的演出装备来参加。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不仅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戏迷到场助阵,场面显得分外火爆。
二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一向是我院教学风格特色之一。我院根据“雏凤争鸣”比赛的规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了参赛计划。
在复赛准备的日子里,指导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时值初夏,天气逐渐炎热,师生都排练得很辛苦。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上课,晚自修就成了排练的黄金时间。师生共同奋战,常挥汗如雨,直至深夜。
从6月24日开始在绍兴进行的复赛中,我院选手的表现和成绩令人振奋。复赛的参赛剧目涉及生、旦、净、末、丑等各大行当,其中有文戏也有武戏,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有诗情画意的也有诙谐活泼的,复赛总人数达60人,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1岁。戏曲作曲家谈声贤,越剧演员董柯娣、谢群英、邵雁担任复赛、决赛评委。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选手们在专业老师精心指导下,发挥出了最佳水平,沈霞琦等3名选手通过“直通车”直接晋级,另有6名选手经过严格的才艺表演通过复赛,闯入决赛争金夺银。
至此,在本次“雏凤争鸣”——浙江省越剧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设立的10金10银10铜全部30个奖项中,我院选手最终获得3个金奖、6个银奖、6个铜奖,2名“希望之星”和2名“拼搏奖”的好成绩!
三
作为越剧表演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社会的关注度以及高标准、严要求等无形之中给我院参赛师生增添了几分压力。然而,学校领导和各专业教师对大赛既有一种挑战感,更有一种使命感,在“出人、出戏、出精品”的指导方针下,自觉化压力为动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磨炼学生、激励学生,加快促进学生在舞台实践中的成长,而且也希望青年教师能以赛事锻炼能力、检验教学成果。
学院戏剧系唱腔教研室主
通过本次比赛,学院推崇的剧目创新、选手的综合表演实力等优长为专家和观众所赞赏,但暴露的问题也不少,最突出的是唱腔方面的弱点和不足。专家们对于这些潜力巨大的学员提出了今后要努力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注重人物的塑造、注重情感内涵的表达等意见和建议,可说是此次比赛的一个意外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