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台帘卷帘舒品茶人如醉如痴

来源:院学生记者团 作者:学生记者 发布时间:2008-12-25

   

    从122123日,实验剧场的舞台再度迎来2006级影视表演班和2007级影视直升班同学的毕业大戏——话剧《茶人杭天醉》。

舞台的左侧,一张方桌、一把木椅构建了评话小天地;眼前三道无缝纱上喷绘了写意的山水画,那一幅幅水墨画一如流动的卷轴,书写了《茶人》大舞台。舞美呈现大气而不繁琐,干净不显单调。舞美设计的指导老师张凯说:“三道纱幕具有分割空间的作用,让舞台有两重空间,为剧本提供不同地点变化:整体是假定性空间,具体空间是写实的,让其具有流动的画面感。”

当聚光灯在舞台左侧亮起,伴着舒缓的音乐,一段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的杭州评话从表演者口中缓缓道出:“各位看官大家好,众所周知,丝绸、茶叶是我们杭州的两件宝贝……你口干喝茶,可以润喉生津;疲劳饮茶,可以舒筋消累……在我们杭州城里羊坝头附近有一家忘忧茶庄,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讲这家茶庄的掌柜的——杭家第四代传人杭天醉。”中间的一道无缝纱掀起了帘后的世界,也展开了今晚的故事。

由莫江陵编剧的话剧《茶人杭天醉》,改编自获茅盾文学奖王旭烽的作品《南方有嘉木》,剧本本身极具深厚的文化底蕴。《茶人》讲述了杭天醉的一生:他年轻时踌躇满志,对革命盲目性的追随到之后的心灰意冷、悔不当初,再到后来吸食鸦片逃避现实生活,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中华茶艺的尊严。它发生在清朝末年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发生在杭州城本土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茶文化的传奇,它是一个清静无垢的精神内外世界。剧中杭天醉与沈绿爱、小茶的爱情;与赵寄客难以言说的友情;茶清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与革命、与茶那千丝万缕的情怀……随着幕起幕落、帘卷帘舒,灯光的一明一暗,台下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看那鲜花簇拥的观众席早已沉浸在这抹醉人的茶香中。正如《茶人》导演那钢的一首《寄天醉》所写:“众人皆醒我独醉,笑看红尘是与非;舍尽浮华随风去,盼得清静终始归!”

演出结束以后,《茶》剧演员和主创人员编剧莫江陵、导演那刚、舞美设计张凯、音乐制作孙建国、灯光设计叶文志、人物造型设计洪巧珍等上台与同学们见面。当所有观众的眼光汇聚在舞台上时,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见证了他们辛劳的努力和付出所获得的成功。而这场演出,通过各系之间的亲密合作,也为综合实践平台的搭建形成了支撑。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表演专业的老师说:“看了这个戏,很震撼,手法也很新,而且这个戏从学生的功底不难看出老师的功底,真的很感动。”从剧本到舞台呈现,其中的付出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味。剧中说书人饰演者、2006级影视表演班李诚说:“我们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准备评话,包括词的学习创作,而在定词到演出只有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我的感受就是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哪怕没人认同,以后回想起来都会觉得问心无愧。”

当记者采访《茶》剧导演那钢时,他说:“我们期待同学们在毕业前,除了演好戏外还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这虽然不是《茶》剧最后一场演出,但我希望他们把每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场演出来对待。”

    正如一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台戏的成功,任何构件都不能错。《茶人杭天醉》这个大集体,从灯光音效的制作、舞台布景的设置到服装道具的设计,那些在演出前站在门口辛苦工作的来自文管系的志愿者们只是说:“辛苦但快乐着……”这里,凝聚了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相信他们在未来日子里的这段回忆,一定如茶香般沁人心脾,如醉如痴。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