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情未了“白兔”再相会

来源:院学生记者团 作者:庄珺 发布时间:2008-12-10

    相信前不久由08越剧表演(直升)班上演的《荆钗记》一定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28晚,她们再次登上实验剧场舞台,演出根据南戏精品剧目改编而来的越剧《白兔记》。

    演出开始前,影视技术系和实践部师生对舞台幕布、音效、字幕等作最后调整;在化妆间的演员们也不闲着,练唱腔、甩水袖,指导老师苏苏忙着帮她们化妆、弄道具。“在演出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苏老师一直陪着我们,每天晚上都排戏排到12点,周末都放弃休息时间来到排练厅”,饰演“刘知远”的金佳妮说。“辛苦是辛苦,但是在舞台上展示出成果,辛苦也化成欣慰了。”

抒情的音乐拉开了舞台帷幕,剧场内座无虚席,带着对越剧的热爱、期许,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白兔记》讲述了入赘李家的刘知远被迫投军出走,其妻李三娘因不愿改嫁,受到兄嫂百般折磨。雷雨夜在磨房咬断脐带,产下一子,取名“咬脐郎”,托窦公千里送子于军营中的刘知远。十六年后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李三娘在井台边偶遇时隔多年的儿子刘承佑,但各自不知道对方身份。刘承佑同情三娘,愿为她传言寻夫。最后,历尽磨难的一家人终于沿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走到一起。演出现场,观众们为窦伯仗义千里送子鼓掌,为李三娘含辛茹苦十六年而潸然泪下……

台上,演员们动情地表演;台下,观看的同学甚至专业老师都随着剧情发展走进舞台、走进故事,然后鼓掌、落泪。“难受死了,想哭……”“怎么能演得这么好。”——附中数年的专业训练,大专阶段再经过老师精心的打磨、雕琢,呈现出今晚这场精彩的演出。难忘师恩情深,她们说:“我不会忘记中专的老师给我们打下的基础,在今后大专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努力,感谢所有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

演出结束后,戏剧系党支部书记梅跃进说:“作为大一新生,有这样的成绩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希望你们能多听听不足,在剩下两年时间里认真学习,到毕业的时候有更完美的呈现。”剧目教研室主任史昕也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上次看了你们的连排,再看今天的演出,进步很大。郑晓变成熟了,能控制自己了。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承认,也给新生作了一个榜样。”

据了解,同学们是在九月底才拿到《白兔记》剧本,有时还会和《荆钗记》排练时间起冲突,但即使这样,她们也宁愿多放弃休息时间,抓紧排练。每晚戏剧系排练厅总能留下她们的汗水和泪水,其中的努力和付出不言而喻。

    曾担任08越剧班历史课教学的陈老师说:“这个班的同学学习非常用功。我一有空都会过来看演出,相信她们肯定会演得越来越好。”带着所有人的期许和祝福,相信在越剧舞台上,她们一定会和喜欢越剧、喜欢她们的朋友们再相会。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

hspac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