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于2008年11月上旬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综合展演季”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2008年度“综合展演季”是我院集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优势资源于一体,进行“以剧节目为载体,以基地为保障,打造艺术院校应用性人才”的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次演出季代表性的创作剧目有戏剧系的《茶人杭天醉》、《思凡》,音乐系的《拥抱明天》,舞蹈系的舞蹈与时尚《位置》,美术系、文化管理系和影视技术系毕业创意展览等。当展演季落下帷幕之后,为总结交流本年度“综合展演季”中各专业系的创作、创新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闪光点,探讨学院创作、创新融于教学的长效机制院,经学院部署,科研处组织召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08年“综合展演季”创作创新研讨会。
何志云首先作了简短的开场发言。他指出,2008年“综合展演季”是由历年的毕业汇报演出一步步发展而来,是在经过院领导班子深入研究后提出“院、系两级分列,展示和提高并重”的指导方针指引下在各系开展的。2008年的“综合展演季”确确实实在以往的演出季、展演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的明显标志就是突出了创作因素的融入和体现了创新的精神。
研讨会围绕两个议题展开研讨:一是探讨“综合展演季”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二是评议我院本次“综合演出季”系列创作剧节目在教学和实践上的成效,以期推动用剧目创作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创新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张鸿雁从学院和系部两个层面来分析2008年“综合展演季”在创作和创新上所获得的成果,提出本次展演季的几个特点,一是第一次清晰地划出了两个展演层面,二是整个过程注重细节安排,三是宣传资料风格一致,可圈可点。张锦才认为综合展演季已形成“品牌效应”,提出要把“综合展演季”做成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终结”,要展示学院教学成果,要照顾到所有的毕业生。黄杭娟从整个学院的角度谈论培养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和进行机制创新等问题,要求专业系要有总结、有改进,要协调创新与管理的关系。
美术系、舞蹈系、音乐系、影视技术系、文管系、戏剧系和基础部、宣教处、科研处负责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畅谈2008年“综合展演季”在创作、创新上的收获和不足。
美术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季琳琳从教学的角度入题,谈论美术系如何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使教学与实践挂钩,创作于创新并举,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技能。舞蹈系主任韩磊介绍了舞蹈系策划展演季三场演出的思路;
何志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通过研讨会,我们必须转变两个观念:一是要从毕业演出的基本观念转变到“综合展演季”的观念上来,二是要从工作上的互相扯皮转变到一起奔着创作创新、搞好演出的观念上来。他提出要求:第一,把2009年的“综合展演季”作为2009年的教学和工作计划一个有机部分,各系部要结合教学实践谋划2009年的创新方向点,设定2009年的创新计划和创新计划的具体呈现;第二,把“综合展演季”的实践意义和人才培养意义纳入到“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的内容之中。
研讨会气氛活跃,与会人员踊跃发言,阐述自己对创作、创新的认识和看法。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