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日戏剧节开幕演出梦幻版《牡丹亭》将于11月5日在杭州剧院上演

来源:宣传部 作者:作者:金姬 编辑:潘艺鑫 摄影:潘艺鑫 发布时间:2017-10-19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作传奇《牡丹亭》,诗情、美蕴、哲思交融互汇,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自问世400余年来,历演不衰,盛名海内外,可谓是昆曲舞台演出史上代有薪传的第一“保留剧目”。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牡丹亭》以体现“至情”为主题,演述了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游园伤春,因情入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醒而寻梦,伤感而亡,后香魂与柳生幽媾盟誓而丽娘复生,一对至深至爱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梦幻版《牡丹亭》撷取原著“至情”之精华,由情化梦,以梦生情,“惊梦”“寻梦”“离梦”“追梦”“幽梦”“圆梦”,以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为衬映,飞花缤纷,神鬼缭绕,亦真亦幻,虚实相生,以别开生面的艺术手法来构筑起独特的意象空间,将杜丽娘和柳梦梅这对有情人的相思相悦,演化成令人憧憬向往的绝美胜境,再现缠绵四百余年的生死至情和道不尽的前生缘、今生梦。

整个夏天,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师生都在全情投入排演这出大戏,经过不断地精雕细琢,《牡丹亭》在本周进入了响排阶段。浙艺戏剧系小剧场内,满是演员、指导教师和乐队成员,好一副热闹的排演场景。台上,是莺声细语的女主角杜丽娘柔弱凄美的扮相,男主角柳梦梅、丫鬟春香等人物角色的逐一出现,使整出戏充满了丰满的层次感。尤其是剧中群演“花神”的出现,跟以往戏曲里一板一眼的花神很是不同,长长的飘带轻抚而过,充满了仙气,妖娆的妆面现代感十足,细节上突破传统的做法。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戏剧系特聘教授汪世瑜正手持话筒正对着舞台中央,作为台剧目总导演,他细心观察着台上演员们的一招一式,不时地提出指导意见。面对采访,他振奋地表示,学院能够排这样一出《牡丹亭》是相当不易的,这次启用青春的少男少女来演出一段青春的故事,而且又是汤显祖的名著,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和教育。由少男少女组成的演员阵容演给当今的年轻学子看,更能让他们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效果将会是很好的。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戏剧系专业教师张志红则手把手地上台亲授演员动作要领,让在场的所有演员倍感温暖。她说,《牡丹亭》的排练前后经历了将近四个月,得到了学院和系部的大力支持,排这样一出大戏真的很不容易。她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排这部《牡丹亭》,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原先的基础教学只是一折一折的折子戏,从未经历过大戏人物的把控,这次经过训练,已能从头到尾对一部大戏的人物进行创造和建立,人物感初具雏形,进步显著。

剧中女主角杜丽娘的扮演者是戏剧系13级昆剧班的吴心怡。眼前这位有着标准戏曲演员秀美可人长相的女孩儿来自浙江衢州,今年才16岁,别看她年龄小,却已在浙艺院度过了第五个年头。在今年6月举行的2017“新松计划”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作为“代”字辈传人、专工闺门旦的吴心怡凭参赛节目《寻梦》一举荣获B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成为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她腼腆地表示,排练这样一出剧目不是光靠几个主演就能够撑起来的,还需要花神、柳树、梅树、群众等剧中人物的鼎力配合及乐队的通力合作,所有的演职人员都很辛苦。吴心怡觉得这次扮演杜丽娘最大的感受是,这次因为是一整出戏,留给每折戏的时间就缩短了,人物剧情发展不再像之前那样层层递进,而是有很大转折,和以往出演折子戏的体会不太一样。她觉得老师的指导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要靠自己去感悟人物刻画等方方面面,这和以往的教学排练指导也是有很大程度不同,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提升帮助很大。

  有着浓眉大眼英武长相的王恒涛同学这次在戏中出演男主角柳梦梅,他和吴心怡同属戏剧系13级昆剧班。这位来自江苏南京的男生是汪世瑜的得意门生,不仅在这次《牡丹亭》中和吴心怡联袂演出,平时在日常教学中他俩也是固定搭档。在今年的“新松计划”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专工小生的王恒涛凭参赛节目《亭会》获得了B组二等奖,为学院赢得了荣誉。热情爽朗的他说到,相对以前来讲,这次演出大戏更需要对人物的理解,用感情去过渡,用表演去连贯,以情感为主、刻画为辅,对自身而言是一种考验,老师也只是起到了点拨的作用,更多时候是自己静下来去想人物,比从前的学习能力提升了不少,并且一直在为之努力。

   专工武旦的倪润志同学之前也在2017“新松计划”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凭参赛节目《挡马》获得B组二等奖的不俗成绩。平日里总在戏中扮演勇武女性的她,舞台下还是透露着小女生特有的娇羞可爱。提起这回在《牡丹亭》中出演花神一角,虽然只是个配角,但她依然显露出满脸的兴奋。她说,这次的花神和以往的不太一样,更为注重舞蹈性,这对于接触舞蹈较少的戏曲演员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和突破,在排练过程中需要更加地放松自如,尽量展现出人物仙气十足、惊艳漂亮的新特色来。

    排练最后,只见舞台上,众花神一步步带领着杜丽娘和柳梦梅这对情侣,簇拥着他们走到最后,直至终成眷属。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作者汤显祖的那句名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作为汤大师的经典之作,此番经过浙艺青春学子的全新演绎,不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他们在即将到来的BeSeTo(中韩日)戏剧节上的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