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06月 2011
校园热点系列之十:在党旗下茁壮成长
编者按:入党,成为当下青年的“主流”追求。80后、90后党员快速增长,这些青春时尚、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党员成为党重要的新生力量。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浸润于信息化社会,他们个性鲜明、富于理想、视野开阔、敢于打破常规……这些特点也正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当下,大学生们对入党是怎么想的?老党员们对入党又如何看...
查看详情30
06月 2011
校园热点系列之九:心系食堂 口留余香
编者按:提及学院食堂,一些问题迎面扑来:“食堂的菜够不够新鲜,货源如何?” “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有待改善?”……在本期的话题里,带着来自大家的困惑、疑问、意见与建议,我们走进食堂,去了解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在食品安全上,我们站在火山口上,不敢疏忽!” 每次来食堂就餐,许多爱干净的同学总...
查看详情30
06月 2011
我们不是浮云
一个时代的话剧,必然会带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在这个时代里,近年来,话剧市场逐渐火爆,各门各派的风格化体现形式越来越多,肢体剧的演出剧目层出不穷。对于戏剧系09影视表演班的同学来说,如何来书写这我们眼中的话剧时代,虽为不易,但仍然尽力去尝试。2011年6月19日—20日,由戏剧系影视表演专业教研室赵欣然老师导...
查看详情21
06月 2011
“牛”并可爱着的司机
到最后我都喜欢起这个司机来了,因为他太牛了,一般司机不认路,最多也就错个一二三次,或者最多是到陌生的城市会走错,我们的这个司机居然会从一开始就走错,并且是一路开,一路错,并且是去也错,回来也错,正如我们同学所说,这不仅是在锻炼我们的耐心,同时也在考验我们的胃——本该是中午12点吃中饭的,我们是下午...
查看详情21
06月 2011
诗中西子美如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再一次踏上杭州这片土地的时候,卞之琳的句子总是像多年故友,欣欣然就站在我的面前。 杭州桥多,现有特大桥20多座,大桥342座,中桥1204座,小桥3251座。桥多的城市,注定是多情的。亦苏堤为例,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
查看详情15
06月 2011
岁岁清明看“怡”“雯”
“怡”是指钱佩怡,“雯”是指张雯,两位女生是我院戏剧系演艺专业的学生。《岁岁清明》是一部小制作成本电影的名字。岁岁清明看“怡”“雯”,因为这部电影看下来,我看到的只是这两位女生的不俗表演和她们塑造的生动形象,其他的主演抑或配角,也许都隐而退之成为两位杭州女孩的配演了。 因为要给学生推荐这部电影,...
查看详情15
06月 2011
删繁就简,锦上添花,皆是创意
时常迷茫,动漫设计与插画制作专业的我,毕业之后会从事怎样一份工作。是精通众多软件,跟着一个团队整日埋头一帧又一帧地做着动画?是一个人创作自己的作品?还是找一个不对口的专业,就此一生?对于懒散的我而言,插画制作的自由性显然更适合我。 既然打算走插画创作这条道路,那么我在练好自己的绘画技巧时不得不...
查看详情13
06月 2011
权威与机遇
前不久,看了08影视表演班的毕业公演剧目《借我一个男高音》。它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话剧,讲得是人们怎样去对待权威,怎样去崇拜权威。 当马克斯还是一个剧院经理助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欣赏他。他就算有一身的本事也无法展示自我,那时他应该是孤单的。一个偶然的机会,男高音蒂特尔·梅里雷因为状态不好“意外死亡”...
查看详情05
06月 2011
我说小时候
骑着竹马的曲调 两小无猜的美好 都不见了 时光静好 岁月正晃晃悠悠 流淌成一地的哀伤 我低着头冥想着过去 该用怎样的言语 去串连记忆 那些粉红色的心情 可爱又淘气 全都说给你听 我闭上眼聆听 却听不见风吹过的声音 深深深呼吸 看过破晓直到黎明 我一个人 总觉得少了你的生活 有点难过 是不是回忆像海啸 摧毁了我的...
查看详情31
05月 2011
遥想战火纷飞的年代
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仔细想过,党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党的概念在我心中有点模糊,给不出具体答案。渐渐地,我想探寻党。 在我不知去哪里搜寻答案的时候,被一小群人吸引了。人群围着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头发,但是精神抖擞,那红的比晚霞还诱人的苹果就乖乖躺在她篮子里。她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查看详情26
05月 2011
对学院“非遗”传承几点看法
下面结合我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传承问题,谈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有利于学院“非遗”传承发展和建设。 (一)什么是“非遗”。“非遗”,我的理解就是传统文化,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美国有其传统文化,俄罗斯有其传统文化,更何况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所以在“非遗”类别上...
查看详情23
05月 2011
微博——看小手指的大魅力
编者按:如今,人们渐渐习惯把自己关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牢笼里,想倾诉的秘密怕被曝光,想吐露的心事怕被怀疑,想发泄的哀伤怕被嘲笑。当“微型博客”这个可以发布时讯、发表心情的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时,似乎为久为封存的心打开了一扇窗。 “微生物”,在哪里? 笑笑:玩微博有些时间了,开电脑的第一件事由原来的上QQ...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