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1月 201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报》百期寄语
岁月流淌,如细雨润物无声。和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蓬勃发展的脉动,不经意间,院党委主办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报》已悄然走到第100期。百期回望,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报》一段努力而又绚丽的办报历程,同时也是学院一段奋斗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一百期,凝聚着上级部门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厚爱;一百期,凝聚着院报编辑记者...
查看详情21
11月 2013
笔墨挥尽千行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
裘基鹏以书籍为友。走进他的院学生会办公室,靠墙而立的书架上《资治通鉴》、《三国志》、四大名著历历大目,这些书是他的“宝贝”,每一本他都恨不得贴身携带。裘基鹏有自己的一套省钱“诀窍”,就是趁周末去书市“淘书”。对于“淘”到手的每一本书,他都细心地珍藏着。 裘基鹏以笔墨怡情。一张轻似蝉翼白如雪的纸,一砚质地坚细...
查看详情21
11月 2013
方寸之间的“舞蹈”
文化管理系“展览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是学院较为年轻的专业之一。据悉,该专业的前身为“博物馆展览展示艺术设计专业”,仅2009年一届,主要培养博物馆展览展示专业方向的人才。展览展示属于创造性活动,为顺应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开拓更大的专业市场和专业领域,该专业不再局限于博物馆方向,在“博展”专业息招两年后...
查看详情21
11月 2013
努力做一名师生喜爱的好老师、好干部
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读书会上强调,全省高校要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下力气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再塑高等教育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讲话给全省高校带来新的任务与目标,也使我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感悟良多,深感责任重大。 多年来,我一直以...
查看详情21
11月 2013
古今音声由乐颂 风雅和韵待此时
编者按:民族音乐在历史长河中萌芽、发展、鼎盛,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崛起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是当今民乐教学的关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艺术学校的民乐教学在业内备受关注,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这源于拥有一支在省内具有十足影响力的教师队伍。秉承着艺校老一...
查看详情20
11月 2013
美术系12戏剧影视美术宏村写生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满怀着期待和喜悦,美术系12戏剧影视美术班于2013年11月2日赴安徽宏村进行为期8天的写生。这是美术系在中断六年时间恢复正常的采风写生实践教学的第三个年头。第一次出省写生,每位同学都显得特别的兴奋,大巴车上洋溢着欢声笑语。虽然这次只有一个班级出去写生,但是带队老师阵容强大,管理我们起...
查看详情19
11月 2013
宝贝,若你无法永远年轻
中年妇女绝对是一个让人崩溃的群体。当你站在公交车上,她们会推搡你,会不停地说下车下车,尽管你也要下车,仍会被她们推的一个趔趄。 当你生活在王朔的书里,生活在书中的大院里,你会被她们晾在大院里晒萝卜干一样陈列的内裤所笼罩。当你在菜市场里,你会被她们的争吵声搅得慌乱,有时候她们是为了一块钱,有时候是一毛...
查看详情18
11月 2013
我和家门前的老梨树
从小的记忆里,家门口就有一棵老梨树,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存在的,只知在我二十多年的印象中,他还是那样的粗,那样的高大。——题记 四周青山环抱,村前一条小河流淌,这就是我的家乡,在浙中的深山里。家门口还有一条可以一脚跳过去的小溪,后山是茶树,门前的山上是一片竹海,我的家就在中间。可以说是山清水秀,也可以...
查看详情12
11月 2013
任凭时光老去
人生不过屈指,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如《When you are old》言,“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在那么长那么长的人生路上,你们会遇见多少人,就像是一列正在前行中的列车,不断的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但是最终能和你奔赴同一个目的地...
查看详情11
11月 2013
沂水舞雩
初闻云居山。以为必定是个仙霞满布、禅房花木的养心圣地,于是我抱着陶冶情操的态度而去。在去的途中稍加询问,才知道是个纪念忠骨英魂之所在地。说实在的,不免有些失望,以为又要进行形式化的爱国爱党教育。然而,云居山的博瀚浩气让我为之折服。 上山主甬道入口处。各式意蕴深远的雕塑,为云居山庄严肃穆的氛围添上了点...
查看详情11
11月 2013
行云居山
这个周六的天气风光旖旎,偶尔的微风打撒了枝头的秋叶,的确是适合出行的好日子。我带着一颗探望烈士的崇敬心情,随着记者团和党校的一群同学浩浩殇殇地前往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去悼念革命烈士。 来到此行的目的地才发现这座云雾缭绕的地方是多么美丽。 由于坐落在美丽的西湖边缘,云居山依山傍水,更像是一处旅游胜地...
查看详情07
11月 2013
周大风和他的“公主琴”
周大风先生曾在我院执过教,为我院的名师,2004年他将其(钢琴)“公主琴”赠送给学院,此琴现安置在我院音乐厅前厅,琴面上的注解是:此架钢琴产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共制作100架,其中4架为公主出嫁时的嫁妆琴,俗称“公主琴”。中国有3架,此为其中一架。该琴曾作为浙江省接待外宾演奏用琴,历经沧桑,“文革”中遭人为破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