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丝竹中的畅想——附中2004级音乐小班举行教学汇报演出

来源:. 作者:陈铭、 摄影:陈铭 发布时间:2006-10-24

 

1017晚,一场让人期待的附中2004级音乐小班专业汇报演出在音乐厅如期举行。此次汇演是该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专业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院领导黄杭娟、李人麟,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等以及附中领导沈恒、沈勇、部分师生及家长观看了汇演。

 

演出在“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优美的旋律中开始,古筝、琵琶、笛子、扬琴、二胡、笙等在一起演奏出了最风味独特的江南民乐。紧接着,杨小菁一曲古筝独奏《春到湘江》展现了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吴双的笛子独奏《秦川抒怀》,创造性地运用揉音等技巧,模拟板胡压弦和滑音的韵味,使乐曲风格独特,激情豪放;厉沲轻拢慢捻抹复挑,运用古琴演奏中的绰注等技法演绎经典古曲《梅花三弄》,优美的韵律的从她的指尖倾泻而出;旋律欢快活泼、激情奔放的二胡齐奏曲《北京有个金太阳》,5位同学的齐奏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吴伟的板胡独奏《红军哥哥回来了》以连续快速的音乐律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委婉细腻抒情的旋律,细致地表现了乐曲内涵;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让现场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国乐雅韵的魅力……在近两小时的演出中,同学们用二胡、古筝、中阮、扬琴等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形式,演绎了一首首经典中国民族器乐曲,带给现场观众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

 

演出结束后,副院长黄杭娟对同学们精彩的演出表示祝贺。她表示,同学们的进步成长离不开老师辛勤地付出,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詹永明从乐曲的安排、演奏的技法、舞台表演的要求等方面对同学们的表现做了一一点评。他表示,同学们两年来在专业技能的表现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观众的听觉交流产生了共鸣,但要加强与观众视觉的交流,加强舞台实践的磨砺,丰富舞台表演经验,要走出去与外界交流,在社会活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2004级音乐班是附中成立五十年来招收的第一批六年制中专民乐小班,共有学生22人。作为首届低年龄段的民乐班,附中与音乐科予以高度重视,不仅集中了本校优秀的师资力量,还专门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笛子演奏家詹永任专业指导,香港演艺学院中国音乐系主任王国潼教授为该班教学顾问,邀请浙江歌舞剧团二胡演奏家孙宇嵘、上海音乐学院唢呐演奏家刘英、二胡演奏家王永德等专家任该班客席教授,定期来校教学。经过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自己的努力下已小有收获。2005年五十周年的校庆庆典上,卢伟的板胡演奏深受专家们的好评;今年上半年该班五名同学与来自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民乐团体同台竞技,获得2006杭州首届海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暑期,该班蒋陈竹在“康鑫杯”浙江省第四届二胡独奏比赛专业B组中荣获一等奖;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音乐科赵俊老师表示,同学们经过两年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第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开设第二专业,挖掘潜能、一专多用,并通过音乐欣赏课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要更多地参与省内外、全国性的比赛,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实践来提高舞台表现力,创造出一流的水平,为成立省内第一个专业少儿民乐团做好准备,在中国民乐的舞台上尽情地畅想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