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国家一级演员、高级讲师、我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胡素银在学院音乐厅围绕“教与学”的主题作声乐教学讲座。音乐系、附中声乐教师、声乐专业学生以及其他系部师生聆听了这次讲座。
胡素银老师从事声乐教学已有20多年,是中国音乐家学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声乐专家辅导团副团长和浙江省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讲座一开始,胡素银宣读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纲要。她表示,纲要提出的“积极探索确保高等艺术职业教育领先地位的办学路子和创新育人模式,打造浙江高职教育品牌院校”,对声乐教研室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教学目标。怎样做才能使我院更好更快地发展,行动计划也好,亮点工程也好,离开了人,就行动不起来。为此,教师与学生需要一起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声乐专业的发展。胡素银表示,我院声乐教师是一支由老、中、青结合的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每位声乐教师均需肩负重大任务。我院声乐专业学生有近200名,要完成这么一支庞大队伍的声乐教学,工作颇为艰巨。胡素银把每个人的发声器官比喻成一个黑匣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她说,钢琴音不准了可以请调音师调准,小提琴坏了可以修好,可是声乐学习中却只能用象征性的语言,是感觉、揣摩,是灵性的创造,一旦坏了就很难修补,这也使得声乐教学任务更艰巨、更费力。那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呢?她表示,无论同学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认真安排每一天的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声乐学习中要有两手准备:成功的准备和失败的准备。学习声乐要有恒心,要用心去领悟,要经得起挫折,更要有丰富的知识面。
“学生与老师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对话”,胡素银说。效能型的老师才能教出高成就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要讲课清晰,表达清晰,使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课思路;任务定向、目标有一定导向性和多能性。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出现一些高成就的学生。教与学是相互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和学生对老师的倾听、应答非常重要。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倾听与应答呢?胡老师邀请几位声乐专业的学生现场谈了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表示,作为学生应该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下次很好地反馈给老师,如此才能迅速进步,要认识自己的问题并针对自己的问题在课后不断去练习。
胡素银尤其注重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感受,她在现场多次给同学们做示范,并让学生陈倩倩和胡韵上台演示歌曲《春江花月夜》和《小白菜》,并对其进行现场指导。指导过程中,胡素银引用了很多其他描写江南的古诗来印证作品《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进入歌曲的意境。胡素银动情地说,这两位学生的声音条件不是一流的,不是那种富有磁性的漂亮的声音,但她们都属于讲诚信、勤奋、有悟性又主动学习的一类学生。她始终在寻找可让她愿意为之并能全身心投入的声乐教学对象,而这两位学生经过学习,到了今天,如果要表达她现在的那种心境,可以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讲座最后,胡素银老师用华罗庚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以及陶渊明的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成,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来勉励在座同学,为社会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她更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形成更好的倾听与应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