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综合演出季”2007/2008学年毕业综合实践剧(节)目展演之话剧《茶人杭天醉》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连演三场。该剧由我院戏剧系剧目教研主任、副教授史昕导演,我院戏剧系2005级影视表演班的同学们担任主演。
在一阵阵婉转的水声和柔美的乐曲中,舞台的幕布拉开了,婀娜的舞蹈将观众带进了龙井茶之都,带进了杭家大宅,带进了忘忧茶庄。故事始于清末,西子湖畔的忘忧茶庄里,主人公杭天醉是管家吴茶清与杭母林藕初的私生子。这样的出生背景,使杭天醉一直生活在希望与恐惧交织的梦中,他一直不知道也不敢承认,自己到底应该姓吴还是姓杭。他矛盾、痛苦,想要逃避却又不得不继承杭家的家业,成为一名茶人。
茶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一个共同的梦,杭天醉是一个茶人,他希望能保全他的梦。为了茶的纯粹,为了梦的完整,杭天醉宁可选择死,也不选择生。生长在一个随波逐流的年代里,许多人盲目屈从,国民的思想急需拯救。风华正茂的杭天醉,渴望与好友赵寄客留学日本,从事革命事业,却又优柔寡断,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迫于家庭的压力,杭天醉与茶园富家小姐沈绿爱成亲。沈绿爱性格爽朗,不拘小节,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当杭天醉见到沈绿爱的一双大脚时,无法接受现实的他,对沈绿爱避而远之。在管家安排下,天醉与唱小曲的小茶相识、相爱,并生下儿子嘉和。而后,杭天醉浪子回头与沈绿爱生下儿子嘉平。在战争岁月里,天醉的生父吴茶清与杭夫人双双离世,吴家义子吴升欲私吞杭家财产,绿爱因不满天醉的懦弱而移情于赵寄客……种种打击下,杭天醉选择吸食鸦片来麻痹自己的意识。不惑之年,银丝白发早早地见证了他的沧桑,他醉了,倒下了,终日萎靡不振。然而,杭天醉终是理智的,更是挚爱茶的。为保全茶的梦,他戒去了鸦片之毒,打退了吴升的野心,在与日本茶人羽田的斗茶中,把剧情推向高潮。中国历代的茶文化与茶历史,在杭天醉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清净无垢的茶精神成为舞台上最夺目的光彩。一个铁铮铮的民族风骨在最紧张的时刻显现。当灵魂从杭天醉伤痕累累的身体中升起,他甘愿做一片龙井茶叶,卸下了所有的痛苦和耻辱飘然而去……
时光在舞台上飞快流转,观众的心与舞台一起旋转。刺耳的枪声警示着革命战争的激烈,一段错失的爱情、一段因茶而展开的悲欢离合牵扯了许多人的命运,一幕幕悲剧在观众眼前上映。茶清伯因革命而死,林藕初因殉情而死,小茶因鸦片毒害丧失人格与尊严而死,赵寄客因革命而断了一只手臂,最后,杭天醉因茶而亡。命运的交织,牵动着现场观众的心,他们为台上的演员哭泣、欢欣、鼓掌。现场,鲜花与掌声见证了同学们演出的成功。
据了解,该剧是我院艺研所一级编剧莫江陵取材自王旭烽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南方有嘉木》,改编而成,本场演出是这部作品首次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莫江陵表示,演员都非常刻苦和努力,每次排练都会多一些进步,他觉得很惊喜,对同学们的表现他给予肯定和赞赏。
话剧《茶人杭天醉》是我院教学实践的又一成功之作,该剧的宣传、灯光、音效、化妆以及舞台上的道具等均由我院各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其中,该剧的副导演由2005级影视表演班的章杨和林颖同学担任。章杨说,这部戏的前期排练近4个月,期间,演员们经常自发地聚在一起排练。一直以来,作为副导演的他们尽责地协助导演,从中也收获了很多经验。杭天醉的扮演者刘璐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杭天醉的台词大部分都很长,且有些书面化,背起来非常困难。另外,由于对故事背景、时代以及人物的不理解,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难以走进角色内心,这是他和其他演员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看原著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一次次练习,一遍遍推敲,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
台上,人因茶而生,茶因人而活,古色古香的龙井之都,杭天醉的故事活跃在我院的舞台,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里。台下,这个故事的讲述者——2005级影视表演班的同学们说,感谢所有为了这部戏付出的同学们,“我们是一个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