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内涵建设之路 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

来源:院办 作者:余培敏 发布时间:2008-01-29

为深入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若干意见》(浙教高教[2007188号,下简称188号)精神,积极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切实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我院于126举办为期两天的寒假读书会。林国荣、何志云、张鸿雁、张锦才、黄杭娟、李人麟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副高以上教师、科以上中层干部、学科专业(含课程)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100余人参加了读书会。

常务副院长张鸿雁进行读书会动员,明确本次读书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领会188号文件精神,以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全面动员,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副院长黄杭娟对188号文件进行了解读。她认为,188号文件的出台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强省战略目标提供支撑和服务。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到2010年,浙江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188号文件明确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二是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重点建设为先进制造业服务,面向产业一线的应用性专业;四是着力提高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188号文件就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与水平制定了九项“行动计划”。就我院如何贯彻188号文件精神,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她提出以下观点,比如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先导,深化改革是重点,课程建设是核心,社会服务是责任等。

这次寒假读书会除了加强对188号文件的学习与领会,同时也为我院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工作进行思想上的总动员。为此,特别邀请了宁波职业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作辅导报告。宁波职业技术职业学院作为浙江省两所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在内涵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苏志刚指出,学院不是靠硬件取胜而是以特色扬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如何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能力是建立示范性特色的关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要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教学做合一提升专职教师能力;制定教师职业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和培养;培育一批稳定的兼职骨干教师。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办学模式上,教师要创设两种教学场景,让学生兼有两种身份,提前介入社会,从而形成学校、企业、政府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办学机制,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苏志刚就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体会和宝贵的建议。他指出,示范性高职院校经历了改革理念到完善具体做法再到探索机制和制度建设,接下来更应该在制度的完善上下功夫,管理上要有所创新,保障上要有所突破。在示范性高职院校材料的撰写上,要进行区域和行业的定位思考,关注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要加强对教育部16号文件、省教育厅188号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了解示范性高职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要加强研究,研究教育专家的关注点;关注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关注同类院校的动态;材料尽量精炼,着重突出内涵建设等。

会议期间,戏剧系、文管系和《五姑娘》剧组负责人等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工作进行大会交流。全体与会同志围绕188号文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结合学院及各部门工作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院长何志云提出,要以职业教育引领艺术教育,强化艺术教育特色,积极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之路。为此,要以社会的要求来观照、改造我们的教学,以就业来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艺术教育的工学结合来定位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以德艺双馨、课堂舞台并重来定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读书会总结会上,党委书记林国荣认为,这次会议取得很大的收获。通过对188号文件、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方案的学习与讨论,与会同志进一步廓清了思路,转变了观念,加强了对深化内涵建设认识的自觉性。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形成了共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动员、带动全院教职员工以积极的姿态推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