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党校第十一期培训班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宣教处 作者:丁赛贝尔 发布时间:2008-04-02

三月的杭州,花木扶疏,湖水依依。329日上午,我院党校第十一期培训班举行社会实践活动,赴西湖景区金沙港盖叫天故居举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盖叫天纪念馆德育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党校校务委员、各系党支部书记、党校教研室老师、班主任和全体学员等140余人参加。

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校副校长张锦才,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主任金志敏,科长王丽雅等出席授牌仪式。院党委宣教处处长、党校校务委员、教研室主任马向东主持授牌仪式。

金志敏代表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盖叫天纪念馆致欢迎辞,对我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盖老曾经是浙江艺术学校的前辈教师,而同学们是未来的文艺工作者,并将活跃在我省乃至我国的文艺建设中,这使得管理处对于此次接待工作更平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他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参观有所收获,更由衷地希望盖叫天纪念馆作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愿京剧艺术星火传承。

张锦才代表我院感谢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金志敏主任、王丽雅科长和盖叫天纪念馆同志们的热情接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场所和机会。他就建立德育社会实践基地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说明,他表示“我们和杭州市园文局盖叫天纪念馆联合建立我院德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初衷,就在于用盖老的精神来激励大家”。他在讲话中指出,2008年是盖叫天先生诞辰120周年,在此时瞻仰盖叫天故居、参观盖叫天纪念馆、和盖叫天纪念馆联合共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德育社会实践基地,有着重要意义。他说,盖叫天先生不仅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更是桃李满园的教育工作者。盖老长期在我校任教,培养了大批京剧人才。盖叫天墓前所矗立的石碑坊上书写的“学到老”三个字,就是他经常向同事和学生提及的座右铭。他的“练死了,演活了”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我校以“黄龙文脉”为精髓的学校精神中,并凝练成了我们的校训:“求真、尚美、精艺、修为”。他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秉承盖老的精神,在学校里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授牌仪式后,我院德育社会实践基地铭牌随即被挂在盖叫天纪念馆门厅的墙上。全体学员和教师随后参观了盖叫天故居,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领略了“江南第一武生”60余年的坎坷经历,感受盖叫天大师的艺术家风范,缅怀盖老。大家纷纷在故居内合影留念,一些老师和同学还在盖叫天练功时的剑舞塑像前效仿盖老摆出姿势。同学们说,通过此次瞻仰盖叫天故居的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盖叫天在困苦之中不断磨砺探索、勇于追求的可贵精神。

据介绍,盖叫天故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自己出资建造的私家宅园。建筑群外观白墙青瓦,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盖叫天因祖籍河北有燕北之称,所以自己取名号为“燕南”。他把这座宅子称为燕南寄庐,正是寄托了燕北之客寄居江南的意思。他一生大多数时间居住在这里,他不仅在院内勤于练功、唱戏,而且还在此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艺人。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来此拜访。2003年,盖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复,由门厅、正厅(也称“百忍堂”)、后厅“艺人之家”、以及左右厢房、佛堂等建筑组成,陈列盖叫天生前遗物和图文资料。故居不仅见证了盖叫天本人的生活经历,而且见证了近代戏剧发展的历史片段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对艺术家的尊敬和关怀。

下午,党校全体教师在郭庄举行党校工作交流会。会上总结回顾了我院党校成立以来举办了十一期培训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党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党校工作新思路。与会人员畅所欲言,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为进一步做好党校工作献计献策。